播種希望 | 診所如何在危機中逆風翻盤
管理員
春天,是一場新生。白居易說,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顯而易見,東風浩蕩氣象新,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,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。盡管疫情的陰霾還未消散,但春天的到來孕育了新的希望。
圖片來源網絡
近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《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, 截至2021年末,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7.7萬個,其中鄉鎮衛生院3.5萬個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3.6萬個,門診部(所)30.7萬個,村衛生室59.9萬個。相較往年,只有診所數量出現了大幅增長。在深化醫改的大背景下,鼓勵社會辦醫已成為醫療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,診所數量有可能會再創新高。在政策紅利驅動下,開辦診所變得更容易,但診所瘋狂擴張的背后卻面臨種種危機。
無論是后疫情時代帶來的不利影響,或是診所數量的快速增長從而加劇行業的內部競爭,我們都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,在認清行業發展趨勢的基礎上,及時做好相應的對策和準備,并快速行動起來。
01 診療技術和服務是根本,醫療質量就是生命線。
疫情后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,不僅是診所之間出現了分化,同一個診所的醫生之間也會出現分化。所以疫情會讓我們重新來審視我們的業務,審視我們的醫生。
為了解決醫生間的分化問題,我們可以把診所每個醫生的接診過程都拍成錄像,每天組織大家坐在一起看回放,討論學習,討論可以細化到“你這個時候說這句話是否合適”、“做這個動作有什么意義”等等,不同溝通方式所呈現的氛圍和產生的不同結果導向,最后,總結出一套標準,對所有醫生進行培訓和考核。
02 專攻慢病人群
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,到2050年有將近1/4的人口超65歲。我國的人口結構則決定了基層醫療領域改革將康復護理、慢性病防治、醫養結合納入重點。
當下,醫療服務不斷精細化,在目標人群上,診所更要明確自己的定位。隨著人口老齡化加深,診所在科室設置、服務對象方面可以針對性地考慮老年慢病人群。
03 從診療轉向健康預防
在過去,全科診所大多定位于常見病的診療。但疫情后,居民生活健康習慣有了很大改變,健康意識也有了大幅度提升。
基層診所理念也必須順應時下變化,不能只以診療為主,更要順應時代的變化,更多考慮健康和預防的因素。
尤其是當下,診所仍不能接診發熱患者,增加預防醫學類項目既滿足居民需求,還能彌補部分因不能接診而流失的診療費。
04 數字化管理
受疫情影響,互聯網診療在疾病診治中獲得患者高度認可。
隨著互聯網+醫療健康技術在基層醫療的普及率越來越高,使用一套規范化的診所管理軟件成為每位診所管理者的經營必備。
借助技術的力量優化我們的信息化建設,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,節約人力成本,同時通過互聯網讓我們跟患者距離拉得更近。
05 連鎖化將成為新趨勢
有研究表明,我國診所的診療人次由于機構和人員數的增長而保持增長,但實際上工作效率卻在不斷下降。
據悉,當下不少優質診所都在探索多樣化連鎖化服務。和個體診所相比,連鎖化診所具有更高的品牌識別性,有利于快速建立同普通診所的差別,提高居民的認可度和信任度。
在實際操作中,連鎖化診所也可以開展不同特色的診療。比如可以依托知名專家,或者專注某一細分領域,如中醫連鎖、骨科連鎖等。
最終實現統一化,高效滿足老百姓的常見病需要的同時,擴大品牌知名度。
總的來看,疫情是危機也是新機,眼下診所缺口巨大,轉型潮、創業潮、連鎖潮不斷襲來,如何在變局中開創新局,更考驗每一位診所人的隨機應變能力。
目前保達軟件順應了國家醫保改革政策,為診所提供信息化管理的同時無縫鏈接醫保,也為中大型門診提供互聯網診療解決方案。
在將來的探索路上,保達軟件將全力做好技術輔助,希望在未來,診所人只需專注于經營好自己的客戶,其他復雜的軟件、技術服務,都放心的交給保達軟件。